唐云的“八大山人”情结

时间:2021-11-18 18:19:14来源:同古堂

▲ 八大山人(1626—约1705年)

艺术自媒体/ 同古堂、撰稿人/ 林妹妹、图/北京保利

「明末清初“四僧”之一」

中国画一代宗师

明末清初“四僧”即石涛(原济)、朱耷(八大山人)、髡残(石溪)和渐江(弘仁)。前二人为宗室后裔,后二者为朱明遗民,皆享有盛名。

其中,八大山人的画作奇简冷逸,意境幽邃,于“四僧”中亦别具一格,常使人有“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的感怀。尤是其作品中,以象征手法直抒心境,如笔下所写鱼、鸟等,往往以“白眼向天”,充满孤愤、倔强,亦极富个性。

八大人生的“大起大落”,盖因鼎革易祚。其曾自嘲“羸羸然若丧家之狗”,即可知覆巢之下的坎坷,较之常人更甚。其由昔日养尊处优的宗室王孙,而后为避祸乱,窜伏山林,又无奈落发为僧,佯作癫狂等,可谓颠沛流离,亦遍历世间冷暖炎凉。直至晚年时,其终于决意不再漂泊,筑“寤歌草堂”,从此哭之笑之,肆意无惧。

《个山小像》,局部,现存唯一的八大生前的画像

江西南昌八大山人纪念馆藏

八大山人的写意花鸟,笔墨精妙,古往今来,罕有其匹。其对后学的影响亦可谓深远。齐白石极是服膺,曾言:“青藤、雪个、大涤子之画,能横涂纵抹,余心极服之。恨不生三百年前,为诸君磨墨理纸。诸君不纳,余于门外饿而不去,亦快事也!”此语广为流传。“雪个”即八大山人。

其亦尝谓:“予五十岁后之画,冷逸如雪个,避乱世于京师。识者寡,友人曾劝其改造,信之,即一弃。今见此册,殊堪自悔,年已八十五矣。乙酉,白石。”也可见早已功成名就的齐白石,其内心仍甚是推重八大笔墨。

吴昌硕的写意花卉亦受八大影响颇大。另有“海派名家”唐云,其对八大更是心摹笔追,于绘事上有诸多助益。而其所藏八大作品,画风典型,精善之笔也。

唐云(1910-1993)

此次,北京保利2021秋拍,即有唐云旧藏八大山人《香橼佛手》、《竹鸟》两件佳制。虽是小画,却堪称精妙,常年悬挂其家中,“享有固定位置,垂数十年而岿然不动”。可见其之喜爱。唐云曾言:“八大傲岸不屈,倔强的个性反映在他的花鸟画上,比山水更为突出”。

八大山人(1626-约1705)香橼佛手

镜心 纸本

25×38.5 cm. 9 7 / 8 ×15 1 / 8 in. 约0.9平尺

题识:项强莫打鱼,禅强莫把总。诪张阿閦佛,曰余所旧宠。八大山人。

钤印:不买山、可得神仙

鉴藏印:杭郡唐云鉴定真迹

著录:1.《明清中国画大师研究丛书·八大山人》,第277页,吉林美术出版社,1996年。

2.《八大山人研究大系》第12卷,第131页,江西美术出版社,2015年。

诗文著录:《八大山人研究大系》第9卷,下册,第13页、36页、52页,江西美术出版社,2015年。

出版:1.《艺苑掇英》第24期,第7页,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年。

2.《八大山人全集》第1册,第185页,江西美术出版社,2003年。

3.《八大山人》上册,第176页,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

4.《八大山人画集》,第62页,荣宝斋出版社,2003年。

5.《八大山人编年图目》中册,第208页,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

6.《唐云传》,第410页,东方出版中心,2018年。

7.《与大师谈艺:大石斋·唐云》,第112页,文汇出版社,2020年。

说明:1.唐云旧藏。

2.《香橼佛手》的收藏故事,参见《唐云传》、《与大师谈艺:大石斋·唐云》。

3.《香橼佛手》、《竹鸟》等四张八大山人小画长期悬挂唐云家中,“享有固定位置,垂数十年而岿然不动”。

《香橼佛手》长年悬挂于唐云家中

考郑重著《杭人唐云》、《唐云传》等,可知唐云与此八大所作《香橼佛手》,曾失之交臂,多年后乃得箧藏,可谓有颇多故事。

1910年,唐云出生于浙江杭州的珠宝巷内,其父唐景潮是位儒商,经营参店,喜好结交书画文人。据载,唐云少年时期,当时有画商将《香橼佛手》送至家中,索价五十大洋。其父极是爱惜,咏赏赞叹,喜溢眉宇,并要唐云指出画中何物。然年少的唐云,并不知晓,笑语为“顽石一块”。父亲告诉他,这是变形的布袋和尚。之后,又有人说是布口袋。只是,此与题诗所言,似乎玄机太过深奥,所谓“境由心造”,其题材始终成谜。[1]尽管爱不释手,惜窘于经济,唐父赏玩数天后,不得不原样奉还。而“有缘无分”的遗憾之心,则自不待言。

青年时期的唐云

再次与《香橼佛手》相逢,已是唐云挟砚赴沪以后。此时,其已从西子湖畔略有声名的文人画家,渐渐成长为“海上花鸟四大名旦”首席。某日,其无意间相见于古玩市场,为补此前缺憾,唐云果断将之收入囊中。

失而复得,又喜不自胜的唐云将《香橼佛手》挂于家中,作画之余,即面壁而坐,思考画中具体所绘何物。约莫半年,某深夜,唐云突然豁然开然,原来八大山人所作,既非石头,也不是布袋和尚、布口袋,而是“难向史家搜比例”的香橼佛手。[2]如《法华经·妙庄严王品》中偈语所言“善知识者,是大因缘”,多年疑云尽得释解,唐云亦是感怀甚深。王樟松著《画中桐庐》P230,亦载唐云对此画极是敬慕,对之仔细观察,反复临摹,受启发甚大。

八大山人《香橼佛手》,局部

八大山人《香橼佛手》,局部

《香橼佛手》亦出版于邵仲武著《八大山人书画鉴赏》P154,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年。画中,八大题识“项强莫打鱼,禅强莫把总。诪张阿閦佛,曰余所旧宠。八大山人。”其题于“香橼佛手”物象上,而非画中留白处,由此整幅画面形式和谐亦统一,可见其构图之刻意,且独具匠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八大山人作《竹石图轴》,吴昌硕于空白处,“自上而下”补题长款:“石进竹生根,中有雪个魂。江头无杜甫 , 谁赋《哀王孙》”,本是好意,却将倾斜山石左侧空间限制,使得整作冷逸、空旷、孤寂的画面感意境顿减。[3]

八大山人《竹石图轴》,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所以,《香橼佛手》中,题识、钤印位置,既使得题识与物象有机结合,而钤印“不买山”,“可得神仙”又赋其禅意与神秘感。其笔下看似简约单纯的抽象形式,在这一番“不为人所知”的经营中,所蕴含的“精神冥想”,才有浮华落尽、出神入化的笔墨效果。此可谓极尽绘事之能事,无怪乎齐白石会有“青藤雪个远凡胎”的慨叹。

画中,所绘“香橼”“佛手”,其中“香橼”又称香圆、枸橼,而“佛手”其实是香橼的变种。形态不同之点为果实有裂纹如拳,或张开如指,果肉则完全退化。

香橼

此为“香橼”,红框处,则为其果叶。

对比图:香橼

此为“佛手”,红框处,则形状“裂纹如拳”。

佛手

对比图:佛手

香橼佛手,寓意吉祥,又有参拜礼佛的象征,且带有香气,故常作案上清供,为文人所喜。而题识中“阿閦佛”为不动如来,因菩提心坚定,不动如山,故名为“不动”,有无嗔恚之意。其是初期大乘经典中主持东方净土的佛陀,代表大圆镜智慧。

题识

此题识诗,亦见载于《八大山人诗钞》P36,《八大山人及其艺术》P148,以及《八大山人现存诗辑》P127 等。唐云虽不信佛,然亦有不少方外之交,渐精内典,颇能禅味安心。[4]是诗其终生反复咀嚼,朝夕念诵,奉为人生哲理,尤是此后颠沛之际,以之自勉,可谓获益不尽。

而八大题写此诗,亦是其心境真实写照。

《个山小像》中,友人饶宇朴题跋赞其:“少为进士业,试辄冠,其偶里中耆硕,莫不噪然称之。……间以其绪馀,为书画若诗奇情逸韵,拔立尘表。”彭文亮赞其:“草圣诗禅随散逸,何须戴笠老烟霞。”刘恸城赞其“清胜辋川王,韵过鉴湖贺。”

此皆可见八大本是诗学书画超绝之人,若生于太平盛世,或当为文豪。而才华横溢者在历经“翻天覆地”变故后,往往更为愤世嫉俗,此既有怀才不遇之憾,又有时不我与之惆怅,以及为“努力加餐饭”奔波的辛酸,更有国破家亡、疲于逃命之恨。

其从旧王孙,而后出家、佯疯、还俗,颠沛流离中,寄情书画,近乎一世,方得彻悟。而句外意深,释怀无碍后,可得神仙也。

款识

八大山人款识时间变化简图

而款识“八大山人”则与其(1689-1694)这一阶段相类,可大致推断此《香橼佛手》应为其1700年左右所作。可据此浅窥其心境与思想变迁,乃至于之后八大山人的艺术典型风格等。

另有唐云旧藏《竹鸟》画,亦是难得。

八大山人(1626-约1705)竹鸟

镜心纸本

25×38.5 cm. 9 7 / 8 ×15 1 / 8 in. 约0.9平尺(每幅)

题识:个相如吃。

钤印:黄竹亭

鉴藏印:唐云审定、唐花庵、劫灰外物

说明:1.吴熙载、唐云旧藏。

2.《竹鸟》的收藏故事,参见《唐云传》、《与大师谈艺:大石斋·唐云》。

3.《香橼佛手》《竹鸟》等四张八大山人小画长期悬挂唐云家中,“享有固定位置,垂数十年而岿然不动”。

据《唐云传》载,此其高徒为感谢老师多年栽培,而将家传藏品至诚奉献,亦一能行古道之有心人。是作也长年悬挂于唐云家中。

题识

题识“个相如吃”,私以为,其中“个”字即言指八大,《个山小像》中,曾有释义“个,个无多,独大”,由此可见,八大山人早前字号中“个山”、“雪个”等当中“个”的意义即为“个无多,独大”。而“八大”,即“八大者,四方四隅,皆我为大,而无大于我也。”而“相如”为司马相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里载:“相如口吃而善著书。常有消渴疾。”

据明末清初陈鼎所作《八大山人传》中,载“父某,亦工书画,名噪江右,然喑哑不能言。甲申国亡,父随卒。人屋承父志,亦喑哑。左右承事者,皆语以目;合则颔之,否则摇头。对宾客寒暄以手,听人言古今事,心会处,则哑然笑。如是十余年,遂弃家为僧,自号曰:‘雪个’。”

所以,八大山人并非口吃,而是甲申之变,明朝覆亡后,其不愿开口说话,对于其他人所说的,赞同即点头,不合摇头。因此“个相如吃”为八大山人自谓与司马相如一样,有口吃不言的毛病,实则是其以沉默抗争,表达不满、愤恨的情绪。此“个相如吃”或亦可释义其“口如扁担”的含义,也就是嘴巴闭合,如扁担一样。

竹鸟,局部

而此《竹鸟》,其构图与八大其他画作中“山石头重脚轻”予人以孤寂、岌岌可危的感觉一样,孤鸟立于一竿细竹枝上,与身形形成夸张对比,有飘摇之状,其神态刻画亦是机敏,翅膀微张,羽间蓄力,似随时跃跃欲飞,显现出防范与敌意。

竹鸟,局部

“孤鸟”眼神中,也充满警惕,细竹破幅而出,流露出一触即发的危机之感。而整作线条描绘简约,造型老辣,余者全部留白,不绘其他物象,则烘托孤鸟除此细竹外,“无枝可依”、“风雨欲来”的漂泊,也有不为人所知的寂寥与倔强。

纵观八大一生,此《竹鸟》与其心境何其神似,身不由己又有强烈之生存渴望。

钤印

而钤印“黄竹亭”,笔者私以为,当为“黄竹园”之误。“园”字繁体字作“園”,而此印极具巧思,盖以“園”字方形外框为印章边线,而“袁”字以篆法刊之。故此印印文应为“黄竹园”。

八大馆藏画作中,常可见钤盖其“黄竹园”(白文)印鉴。黄竹园为其晚年斋号,另有在芙山房、驴屋等。据李一著《中国绘画大师精品系列 八大山人》中,载“1694年,清康熙三十三年,时八大69岁,闰五月,作《山水花鸟册》,始见八大钤黄竹园白文印”。由此亦可推知,此《竹鸟》也是作于这一时期,为其书画艺术最臻境阶段。

钤印“劫灰外物”

画中钤印“劫灰外物”,为吴熙载(吴让之)自用收藏鉴赏印。意为历经天灾人祸损毁后,存留的物品,亦有倍为珍惜贵重之意。

此前同样钤有吴熙载“劫灰外物”印鉴的《墨鸭图》,亦是不足一平尺小品,以1546万元成交。而唐云旧藏《瓶菊图》,尺幅稍大,则以3136万落锤。另有其长年悬挂的《水仙》《鱼》等也皆高价成交。

是《香橼佛手》《竹鸟》为八大山人少见佳作,风格亦是典型,而所绘内容特别,其间故事也多有记载,著录亦诸多,更可窥见八大心路历程之变迁,从狷介激越的厌世之士,成长为“无嗔恚”、静中悟道的超脱文人,则殊为可珍也。

届时,好之者可莅往北京保利2021秋拍预展现场,一窥究竟。八大山人的艺术画面是孤寂的,而其所迸发之艺术魅力,却灿烂如花,永示不绝。同时,唐云根深蒂固的“八大山人”情结,也将乐此不疲,为艺林所道也。

参考资料

[1][2] 郑重:《唐云传》《杭人唐云》

[3][4]邵仲武:《八大山人书画鉴赏》

▲ 同古堂坚持原创

感谢关注并欢迎转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END——

观书时自得新解,作事便应同古人

文:林妹妹,图:北京保利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