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光雕塑”现羊城

时间:2022-05-30 18:51:31来源:网络整理

“学院力量——中央美术学院当代造型艺术展”时代美术馆举行

隋建国教授及其作品《结构》

 “学院力量——中央美术学院当代造型艺术展”近日在广州时代美术馆举行。这次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策划组织。展览将由新的角度展示“学院力量”,力求体现“学院精神”的内涵和高度。此次展览将举办至2月27日。

38位一流艺术家

展示顶尖代表作

这次展览作品主要选自“造型:中央美院造型学院教师作品展”。它是2010年度中央美院推出的学术活动重头戏,体现了学院造型艺术的历史及当下成就,不仅全面展示了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的整体水平,还包括了不少代表当今中国造型艺术最高水准的重量级艺术家及其作品。此次来到广州的共有38位艺术家的作品,涵盖了靳尚谊、隋建国、刘小东、吕胜中、姜杰、曹力、陈文骥、武宏、胡明哲等活跃在国内外艺术一线的艺术家。而展览的举办地时代美术馆新馆是国际设计大师雷姆·库哈斯和阿兰·弗劳克斯合作的作品,于2010年10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本身也是2005年第二届广州三年展的“三角洲实验室”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项目。

基于理想的

“学院”精神策展

“这里所称的‘学院’,并非是一个具体的教学机构,而是指向一种‘精神’——‘学院精神’”,展览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时代美术馆学术委员会主任王璜生指出,“学院”是一个聚集文化精英之处,是文化精英建构学术高度、推动学术发展之所,是精英文化传播和衍发为社会所需之地,“学院精神”自然应该拥有一种精神的气质和品格,可被归纳为:典雅、严谨、高度、尊贵、精致……但是,“学院”往往也被认为是保守、迂儒、自大等的堡垒,是新生的知识精英“斗争”的对象。因此,在“学院”的精神构建过程中,克服和对抗“保守、迂儒、自大”成为了一种“力量”的体现和表征。

王璜生表示,面对一个日益平面化、世俗化的现实社会,浮躁和粗俗似乎成为了一种通病和“时髦”。“学院”也多多少少染上了这样的习气。那么,一种理想的“学院精神”如何体现她之于这个现实社会的价值和意义,如何与思想的平面和浅薄、学术的浮躁和世俗相抗争,这需要一种无畏和坚守的“力量”,一种洁身自爱的典雅尊严,这就是“学院精神”的尊严和力量。正是基于这种考虑而策划了此次展览。

专访著名雕塑家、中央美院造型学院副院长隋建国:

用“时间和空间”来做雕塑

独特“光雕塑”:用探照灯和高楼构成

隋建国此次展出的两件作品,一件是不锈钢的“结构”。如果说作品“结构”仍然是一件相当具象的雕塑作品,那么另一件他专门为此次展览设计的作品则多少有些难以定义和形容。他在时代美术馆两个侧翼展厅的角落中,分别放置了一个架在数米高的铁架之上的探照灯。每天傍晚6时,探照灯会自动打开,透过美术馆厚厚的玻璃幕墙,向两边射出两束与地面平行的白色光柱,与时代美术馆和其所处的19层高楼共同构成了一件别具特色的“光雕塑”。因此,这也是展览中唯一一件无法在展厅中窥其全貌,而必须跑到百米之外的马路上才能欣赏的艺术作品,而且欣赏的时段需要在夜间。

“我现在希望能多做一些这样的作品,就是每次根据展览空间的特点,做一些能够与之呼应、体现某种效果的东西”,隋建国告诉记者,这件作品的构思,诞生于他通过Google Earth查看时代美术馆的卫星图时。他觉得这座美术馆大块面的玻璃墙,如果通过让光穿透这种方式,可以达到一种扩展的空间效果,也让作品跳出美术馆展厅和墙壁的束缚。在安装这件作品时,隋建国让朋友开着车绕着美术馆所在的大楼远远地不停兜圈子,自己在上面调整探照灯的照射角度,以达到最佳效果。由于两侧的楼体顶端有凸出的阻挡物,因此光柱没有能按照他原来的设想,呈180度向两边分别射出,而是偏移了一个角度。但从远处看,并不影响视觉效果。

光雕塑是对“时空”的探索

1956年生于山东的隋建国最著名的作品包括巨型中山装雕塑、巨型玩具恐龙以及用英文书写“中国制造”的标语等,在早期还有用石头和钢铁“合成”的《地罡》系列。近年他在上海浦江华侨城中以每年竖立一块大型立方体的形式创作《偏离17°5》,同时在自己北京的创作室中,每天为一个圆球刷上蓝色的油漆,看着它慢慢变大,名为《时间的形状》。这两件作品,他都宣称打算一直做下去,直到自己离开的那一天。而它们也标志着隋建国对于“雕塑”和“艺术”的理解和处理,跳出风格、形态或材料的框架,转而投入对时间、空间的把握,以及思考“人”在这种“时-空”的互动结构中的存在状态和感受。

此次在时代美术馆展出的“探照灯”也能体现出隋建国的这种探索。定时出现又定时消失的光柱,造成一种具备强烈“时间性”的形体结构。而光本身的不可触摸和“波粒二象”的特性,让这件“雕塑”具有了一种“流动性”。隋建国表示,自己对于这种空间和时间综合作用的迷恋,多少受到哲学思维的影响。他希望能够“通过空间来把握时间,通过时间来把握空间”。专题采写:记者 卜松竹

摄影:记者 王维宣专题采写:记者 卜松竹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