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本性之中一直存在的对于永恒的向往,人类总是渴望创造出一种不朽坏的完美生命体,用来补足、延续、或取代自身有限而脆弱的生命。
于是,有了人工智能。
庞茂琨大型个展“副本2020”,于2020年1月9号,在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开展。
展览将历史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未来的形式,同时,也将未来用一种古典而传统的形式一并展现出来。科技与未来,在艺术家所擅长营造的古典温润的美感中徐徐展开。
展览海报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被人的双手所创造的人工智能,是否可以称之为“生命体”?它的出现,在提升效率与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塑造了新的社会秩序,新旧交织,更存在着一些具有颠覆性的隐而未现的挑战与不确定性,关乎法律,伦理,或者人类未来命运。人工智能所带来的一切变革与影响,在我们所生活的当下来看,应该把它当作一个可以庆祝的新时代,还是要用冷静与缓慢的速度来观察?
在这个宏大又令人困惑的命题之下,“副本2020”试图描绘一个关于未来的图景,也在呈现当下以及未来的世界对过去世界、对个体的影响与重组。
据介绍,“副本”的灵感来源于英国作家理查·K·摩根2002年所写的科幻小说《副本》,它讨论了意识在不同身体间自由转换的可能性及其后果。艺术家通过升华“副本”的定义,旨在探究当代艺术在艺术史文脉中的上下文关系,以及将这一关系转化对应于当下时代文化与社会现实情景中,通过艺术家极具个人化的视角捕捉这些内部细节,进而创造一个崭新的内源艺术史。
展览所展出的“副本”系列作品,是庞茂琨前一个阶段“折叠”系列创作在空间和媒介上的拓展与延伸,也是艺术家对于古典艺术在思想上的再造。美术史中经典作品的局部被抽取出来,注入属于这个时代的符号。不规则的画框,被不规则地悬挂在展厅里,分散、碎片化的布局,与来自圣经时代的古老故事,和来自机器内部的电子芯片一起,形成一种既端庄又迷幻的风格,像极了处在变革当中的大时代。
展览现场
第二次接触The Second Touch
副本系列作品
深呼吸系列作品
为了更契合未来的概念,同时配合龙美术馆相对较高的空间,擅长古典绘画的庞茂琨,在创作中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尝试,两件较大的作品《蛋糕》和《脉息》,仿佛是从过去而来,也仿佛是从未来而来,不免使人站在现在的时间点,发出基于历史,对未来的思考。
《蛋糕Cake》 500x500 x440cm
《蛋糕Cake》局部
《脉息 Pulse》
《存在的样式》系列雕塑作品,使用玻璃,电线,电子芯片,将古典雕塑解构后重新呈现,留其形而换其质,坚硬的石膏换成了透明的玻璃,身体和躯干中植入金属物质,这种反差,仿佛是历史与未来在当下这一刻的交融和呼应。过去与以后,科技和艺术,共存在一件作品之中。
《存在的样式》系列作品
《存在的样式》系列作品
人工智能在模拟我们的生活与想象,然而,本体之外,身体被复制出来,它的价值在哪里,合法性,合理性,又将如何定义呢?在伦理与社会规则尚未制定好之先,人类应以什么样的态度实践新的技术?
记者向艺术家庞茂琨提了一个假设性问题:如果您有一个人工智能助手,在全面掌握了您的知识结构,工作方式,以至生活习惯之后,更精准高效地做出了更优秀的作品,此时,我们将要如何定义“正本”与“副本”,以及他们的价值?
庞茂琨说,时代以大的段落为单位,我们的认识在不同的段落中会被解构,人的意识也会随时代发生阶段性的大变化。我们用当下的眼光来看这件事的话,会觉得充满被动和局限性,但到了一定阶段,我们的认识或许会被时代重新定义,在不同的阶段,我们对世界和未来的理解都不同。比如,以前人类觉得上帝创造了世界,后来人类认为是人创造了世界,再后来,人类或许会认为是科技创造了世界和人类,这几个大的段落,都体现出一些不可思议的变化。而这次展览,正是希望可以使大家去思考这些关于未来的可能性。
答案或许还没有出现,或许,并没有唯一的答案。但艺术永远是历史中那个忠实的记录者,对着广袤的未来,发出温柔而尖锐的提醒。
副本系列No.14
“新未来究竟是伴生解蔽与显现,还是会彻底颠覆自然人类历史的逻辑,让曾经的精神表达系统失语,让现有自然的社会运行机制失效,让自然人类的历史终结?”
艺术家庞茂琨
“本次展览悬挂在清水混凝土展墙上的油画作品没有展现出传统意义上的完备性,却仿佛肆意飞溅的碎片,正如宇宙诞生之日,时空在宇宙奇点触动下,一个震荡宇宙或重复宇宙的瞬间在事件穹界中以不规则的状态凝固,模拟造物以完全非正交的方式随机切割这个世界。而在人类历史上艺术博物馆却通常更默认赞许非自然的正交呈现方式,所以庞茂琨果真见微知著,摒弃陈腐的架上艺术框架,试图用更自然的形式激发我们的心弦,与这庆生的低吟浅唱共鸣,也期待这烛光如黑夜灯塔的微光,照亮世界尽头那一端不规则又不符合世俗逻辑的尖锐边界。”
策展人,学术主持 卡尔海因茨·吕德钦
“庞茂琨:2020副本”新闻发布会现场
“庞茂琨:2020副本”展览开幕现场合影
“庞茂琨:2020副本”展览开幕现场合影
99艺术网创始人杨凯和庞茂琨合影
关于艺术家
庞茂琨,1963年生于重庆,1978年至1981年就读于四川美术学院附中,1981年至1988年就读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并获油画专业硕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美术学院院长、重庆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副主任等。
多年来,他一直坚持探索古典油画语言在当代文化情境的表达与呈现,将个人的艺术创作熔铸在当下社会现实之中,他总是以凝视的视角来描述现实本身,原本静穆的古典画风也被他赋予了一种别样于日常的陌生感和距离感,而这样的艺术气质不仅仅代表着个人化风格的建构与完整,更能由此衍生出油画艺术在当代艺术中的价值和意义。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的艺术展览,并被海内外多个艺术机构以及私人收藏。代表作品有《苹果熟了》、《彩虹悄然当空》、《一个满地金黄的夏天》、《模糊系列》、《虚拟时光系列》、《巧合系列》、《光耀系列》、《游观系列》、《折叠的肖像》系列等。
关于策展人
卡尔海因茨·吕德钦博士、教授,德国美学协会创始人及主席;柏林艺术大学卡尔霍夫校务基金会主席、学术委员会主席、校友会主席;柏林艺术大学美术学院前院长;纽伦堡艺术学院前院长。师从德国语言分析哲学代表人物恩斯特·图根哈斯特教授(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海德格尔的弟子),并获哲学和艺术理论专业博士。“艺术分析哲学”最权威学者之一,格林伯格和海德格尔的艺术理论和维特根斯坦哲学理论专家。其著作 《可见事物的边界》被评为“2006年度最值得阅读的德语书籍”;其著作《艺术分析哲学》是艺术评论界的标杆,德奥高校艺术理论专业教材,并被翻译成法语、丹麦语等多国语言。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法兰克福汇报和时代艺术专栏特邀专家撰稿人。
展览信息
庞茂琨:副本2020
艺术家
庞茂琨
学术主持
卡尔海因茨·吕德钦
展 期
2020.1.10-2020.3.24
展览地址
龙美术馆(西岸馆)第一展厅
上海徐汇区龙腾大道33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