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专访 | 项兴明 ——在诗情画意中小憩

时间:2019-08-17 10:39:06来源:M50

M50 | Suzhou Creek | Soho | Loft

<本文转载自M50画廊「艺平方」公众号,欢迎关注>

| M50 说 |

坐落于上海市普陀区的M50,将世界不同国家、不同的机构的艺术人聚集在一起,成为了上海的艺术的地标,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收藏家、媒体、艺术爱好者可以从这扇窗感受到世界不同文化的艺术冲击。

位于M50的艺平方画廊( Art Square Gallery ),是园区内唯一一家百分之百专注中国优秀青年艺术家的艺术机构,旗下聚集了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等顶尖艺术院校的艺术家。这些青年艺术家的作品以自身的独特视角和园区其他的艺术家的作品形成有趣的对话,让苏州河畔的艺术气息越发有生命力。

今天我们将要看到艺平方推荐艺术家——项兴明诗情画意的世界。

///

中国花鸟画扎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一直遵循着天人合一的理念,以观照万物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以笔墨章法表现各种动、植物生命的意趣,并从中寄托画者的情感、精神、品格甚至灵魂。在自然与自我之间权衡,偶尔放纵灵魂在自然中小憩是花鸟画家的常态表现。只有把自己交给自然,才能感受到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的诗情画意。

《初心自造》 2018年 工笔重彩 178 × 270 cm

该作品是佛教题材绘画,构图宏伟奇异,复杂多变,线条如屈铁盘丝,多以石色附彩晕染,沉着浓重,平中不失体感之美,谓之凹凸法。但见猿猴以其比凡夫妄心,谓众生心识如猿猴之心,不得安止。画中有六龟,其态不一,人之六根,与龟守头尾四足无异,如龟藏六。

—— 项兴明

项兴明就是这么一个与自然结缘的画家,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今天,艺平方画廊将为您介绍这位来自福建龙岩的当代花鸟画家,让我们随着他的作品,一起到诗情画意的大自然中小憩一番。

艺术家项兴明 Artist Xiang Xingming

项兴明 Xiang Xingming

1993年出生于福建省龙岩市,现居天津市

师从刘文生、霍春阳、周午生等

2018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现为天津美术学院

写意花鸟方向研究生

河北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

天津市河北区美术家协会会员

天津市南开大学书画协会会员

2019年作品《初心自造》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

2019年作品《初心自造》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征选暨天津市美术作品展”,天津美术家协会举办

2019年入选天津市记忆与青年创意展

2019年作品《幽居冬暮》参加天津美术学院“我画我心”主题作品展,天津美术学院举办

2018年入选“千里之行”全国九大重点艺术类院校巡回作品展,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

2018年《柏鹰图卷》参加“纪念项南诞辰100周年”书画作品展

2018年天津美术学院优秀毕业作品展,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

2018年获天津美术学院“院长奖”,天津美术学院颁发

2018年获天津美术学院“学院奖”,天津美术学院颁发

2016年津溪桃园艺术绘画主题创作展"作品《墨梅图卷》荣获二等奖,天津市武清区人民政府举办

2016年作品《荷塘双清图》获“关注当下 青年力量”天津美术学院青年艺术家作品展二等奖,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

2016年天津美术学院"墨意寻心"书画展览"中获一等奖,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举办

2014-2017连续三年获天津美术学院一等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等,天津美术学院颁发

众乐乐不如独乐乐

项兴明是个很有想法的艺术家,他的作品有一种禅道的空灵感。参禅是孤独且苦涩的,但项兴明愿意为了自己的艺术追求在这条路上不断探索。对他来说,画画是一辈子的事,他有耐心,也做好心理准备在这把这条路走到黑。或许正是因为有这样坚定的决心,才可以让他沉浸在艺术世界里忘我,所有的辛苦都化作一种希望,这种美好的心境透过他手中的笔,展现在它的作品中。

《华池雪影》扇面小品 2018年 纸本水墨 33 × 66 cm

《华池雪影》这幅作品画面非常干净,以黑、白、冷灰色为主色调,描绘了一幅暮冬之际,寒潭雪影,孤鸟于结冰水潭觅食的情景。作画手法上,作者通过兼工带写的笔法,细化鸟禽,虚化背景,雪色自然晕开,饶富趣味。全画无论从色调、造景或是意境的渲染上都充满禅意。画中禽鸟的形象灵动,虽然形单影只,但是却没有落寞之感,反而有股独乐乐的野趣,我想,这应该正是项兴明内心的写照吧。

《华池雪影》局部

与《华池雪影》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幽居冬暮》。与前者相同的是,这幅作品也是用兼工带写的手法描绘了冬天山林中的一幕,但不同的是意境的传递:《幽居冬暮》以赭石、枯墨为主基调,表现了一个无雪的初冬,作者通过几根枯枝的提按顿挫书写心意,山禽独立枯头,枯叶悬挂树梢,有股“疏林不作美,淡烟暮霭相遮蔽”之感。

《幽居冬暮》扇面小品 2018年 纸本设色 33 × 66 cm

《幽居冬暮》局部

小小扇面,大大情愫

扇面小品是项兴明较为心仪的创作形式之一,这与他文人般的气质有关。“扇面画”是一种非常有趣的传统绘画形式,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东晋时期,历代文人都十分喜欢在扇面上绘画、提字以抒情达意。又因为扇面小巧、雅致,文人们便喜欢将书有自己作品的扇面作为礼物赠与友人留念。这种行为模式一直延续至今,扇面小品就成了一种非常文气、高雅的伴手礼。

《山茶小鸟扇面》 2019年 纸本设色 9寸折扇

如今,作为看客的我们虽不同于文人雅士可以自己作画,但是借由他人之笔,选一幅有趣的扇面画作为礼物,无论是送自己或是赠友人都是一种有内涵、高格调的体现。

《山茶小鸟扇面》局部

《山茶小鸟扇面》局部

《国色天香》 2019年 纸本设色 33 × 66 cm × 2

大多数人赠画,首选自是以花卉题材为主,就像现代人喜欢送花一样,不同的花种有不同的花语,饱含着不同的情愫。比如项兴明的这组《国色天香》扇面画,以生宣软卡为介质,大笔落墨,墨色变化有层次。牡丹姿态生动,用色水润,胭脂、钛白与清水交融,有种娇艳欲滴之感。“雅称花中为首冠,年年长占断春光。”牡丹长相出众,寓意吉祥,自古人文喜欢画牡丹,百姓们也喜欢在家里挂上一幅牡丹图,借以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十分别致。

换个视角看世界

作画时的项兴明是个孤独的墨客,但生活中的他却不是个墨守成规的人。项兴明喜欢尝试新鲜的事物,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都说艺术离不开生活,或许正是这样的生活态度,让项兴明更加善于思考,善于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世界,而《落木秋声》就是他换个视角看世界的产物。

《落木秋声》花鸟条屏系列 2019年 纸本设色 38 × 80 cm

《落木秋声》描绘了深秋时节,一只麻雀独立枝头的情景。技法上依旧采用兼工带写,用色与意境上也是孤而不苦,但与众不同的是构图 —— 树枝的穿插把画面分割成大小不一的几何块面,几乎每一根出枝与主杆的角度都大于、等于90度角,这种角度在我们正常平视树的时候很难观察到,唯一能看到这种分割的情况是 —— 抬头看,只有站在树下仰视天空的时候才能看到这特别的一幕。

项兴明觉得,当人怀揣着希望的时候可以在日月星辰间放开脚步追逐梦想,他将观察到的自然界的生命力注入画中,让人可以透过他的作品,感受到宇宙的浩瀚。

《山花未动意先香》 2018年 纸本设色 34 × 45 cm /34 × 49 cm/ 34 × 49 cm

石涛曾说:“一画之法而立,万物著矣。”一笔浓、淡、干、湿,一笔形、质、动、情。项兴明通过自己对物象敏锐的观察、揣摩后,把状物与写心完美结合,创造出一个天然去雕饰的艺术世界。在这个浮躁的年代,最难能可贵的是沉淀自己的心,如果你也想寻得片刻的安静,不妨走进艺平方画廊,和我们一起暂时抛开世俗纷扰,到这个诗情画意的艺术世界小憩一番,想必定会有不错的收获。

艺术家采访

艺平方:何时爱上画画的?中间什么人什么事对你的绘画创作产生了影响或帮助?

项兴明:关于画画这件事,应该说是从小就结缘了。我也不知道何时爱上画画,为什么会喜欢画画,只是每次拿起笔,它便让我舒服起来。但是把画画当作一条终身必行之路,那就不是每一次拿起笔就可以舒服了。从儿时的爱好到一生为其奋斗的转变,它有时候是令人纠结的,郁闷的,苦恼的,但并不是痛苦的,因为走着走着它便豁然开朗起来,是高兴的,快乐的,自由的。所以我经常和朋友说,我所选的这条路,是要一直走到黑的。

其实对我绘画产生影响和帮助的最首要的还是主体本身。说来也奇怪,从小每天晚上都重复的做同一个梦,梦见自己穿着白色衣裳留着飘逸的长发,在画案前笔走龙蛇,挥毫泼墨,好不自在。这样的梦一直持续到了我考入美院,可能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梦想成真的现场版吧。此间影响我的有三个阶段,一个是高中美术老师芳文,和在北京培训的画室的邸老师,从业余爱好转变成一个科班生,突然发现选来画画这件事还可以这样玩,是他们引导了我走上了考美院的这条路;第二个是我本科在美院学习时的周午生先生,他经常和我们说画画要快很准,胆大心细才能够一气呵成,画面气息一定要森严大气,尤其在工笔画里要有神秘的气息,庙堂之气 …… 我本科的毕业创作《初心自造》便得益于此。第三就是我研究生期间的导师刘文生先生,在刘老师的引导下,我对于写意花鸟的认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领悟。

《红蓼水禽》 2015年 纸本设色 69 × 46 cm

艺平方:对自己现阶段的创作有何想法或思路?

项兴明: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对于画画这件事,这条路是很长漫长的,需要慢慢求索,就像这位禅宗大师所说的那般,画画其实也是一个看山水的过程,不同阶段各有领悟。中国画太博大精深了,很多的人走着走着便再也没有走出来过。我现阶段还谈不上创作,粗俗来说,我也就是停留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画什么便只是什么的基本阶段。而我自身也需要很自觉的,很心甘情愿的走入这样的阶段,或许这样的阶段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甚至更久。有人可能会说,为什么不早点跳出来这个阶段走下一个阶段,或者是直接点完全创造出一个新的东西来不就好了?人一出生不可能落地就跑,又何况乎不用母乳便能长大?关于创作,只能说的是摸得些思绪罢了,是无法用言语来说明的,诸位敬请期待便是,能够表达内心便很好了。

《野趣》 2015年 纸本设色 69 × 46 cm

艺平方:你创作的灵感通常来来自你生活中的什么元素?

项兴明:创作灵感这回事,是一个长期积累,瞬间发生的有趣现象。就像是画写意画一样,所绘之物通常都是身边亦或是常见事物,很熟悉也很有绘画的欲望。然后才是实践到笔墨上,很多时候一笔墨下去,往往多是不称心意,一气之下毁了,再来,又狠狠一笔墨出去,诶呀,又是糟心的不如我意,呲啦一声又牺牲一张。纵有万般熟悉所绘之物,依旧是无法笔称纸意,画随我心。冷静冷静,卷土重来,反而复之,忽然之间,在某一不经意的瞬间的几笔墨,浑然天成终得我心意些,实在是暗爽不已。于是趁着这种状态不断的用笔在纸上控制这种偶然性的发生,好了,我已经尽力的在描述我的绘画时候的灵感了。

艺平方:在艺术创作之外你还有什么比较感兴趣的东西?

项兴明:我的兴趣可以用“花心”来形容了,我不是个墨守陈规的人,喜欢尝试新的事物,新的挑战。小的时候除了喜欢画画之外,还喜欢掏鸟抓鱼,长大些了喜欢自己制作东西,那个时候是买不起玩具的,所以想到什么,就用各自材料来制作成自己想要的东西。再大些了,开始学厨艺,喜欢文字了,写写书法、文章、玩起了乐器,诸如洞箫巴乌葫芦丝笛子口琴等等也学的有声有色,到后来又学起来演说,还敲起了键盘搞设计,操起了刻刀,还学了建筑和西画,再到后来就是大学了,开始学习诗词,什么山水花鸟人物工笔写意和重彩等等,也做了些办公室杂务以及策划和展览等等。要我回答我我有什么比较感兴趣的东西,我是无法下这样的定义的,但凡是对生活有味道的事我都会去尝尝。艺术并不是单纯局限于画画和音乐,它一直都在我们的身边,我是决意要在艺术这条路一直走到黑的人,但也要做一个有趣味的人才行,不然这辈子无聊的活着岂不是白来世上走一遭了。

《狩猎图》敦煌壁画 2015年 敦煌土 55 × 30 cm

艺平方:喜欢哪些历史上的艺术家?

项兴明:艺术家这个词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到过,那时候就有人说我是艺术家了,只是因为我头发比较长而被列为了“艺术家”行列。细细想来我有没有喜欢的艺术家?我也说不上来到底最喜欢哪些个艺术家。小时候我喜欢画葫芦娃,画语文课本上的有一篇叫做画龙点睛的文章上的带有一条龙的插图,那个时候我认为能画出这样插图的这些人就是艺术家了,后来小学听说了有叫做梵高、齐白石等这些人都是大艺术家,我也不明白,便稀里糊涂的也跟着认为是大艺术家了,好在这些大师们确确实实是很厉害的艺术家。要说我喜欢哪几个艺术家,我会更欣赏八大、法常这类高人,“每事取法古人,而事事不为古人所缚”,可知八大山人书画诗文,取法古人,且不为古人所缚。得其法而不事其法又出新法是我要学习的榜样;又或是莫奈、塞尚和梵高这类西方大师,他们的作品总能感染我,让我跃跃欲试,想要绘画的欲望。在这世界历史上,有无数技艺高超才学修养极高的艺术家创作的艺术作品,在不同的阶段都会不断改变所喜好的风格类型,今天喜欢这个了,明日喜欢那个了,但终有一个不会变的是喜欢艺术的去生活的人。

艺平方:对自己的未来有什么规划?

项兴明:未来就是个未知数,让我对这个未知数进行规划是很有难度的,更是不可控的。若要说我对未来做大的规划便是在艺术这条道上一直都到黑就算是我最完美的规划吧。

< E N D >

2019年第三届M50中外少儿艺术大赛的正值作品征集阶段。(本次大赛报名截止时间为2019年8月31日),现在你可以登录微信小程序「M50中外少儿艺术创意大赛」,为你喜欢的选手「助力」!投上珍贵的一票~

操作如下:

1.关注微信公众号「M50上海」,进入公众号,点击最下方「大赛报名—报名入口」;

2.完成1.后,进入小程序「M50中外少儿艺术大赛」,点击最下「打榜」;

3.进入2.后,你可以看到已上传选手作品,并点击橘色按钮「为ta助力」进入ta的主页;

>>>

定位于艺术生活服务商的M50,旗下拥有M50品牌园区以及M50品牌中心。作为上海文化艺术地标的M50与世界各地知名艺术机构保持长期合作,园区位于苏州河南岸半岛地带的莫干山路50号,拥有自上世纪30年代至90年代各个历史时期的工业建筑50余幢,是目前苏州河畔保留最为完整的民族工业建筑遗存。基于这项基础之上,M50品牌中心提供包括:轻艺术展览、空间运营、园区规划、商业咨询、创意设计以及艺术策划等文化服务项目。

地址:上海市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Tel: 021 6266 2398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