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六大博物馆上架“可穿戴的经典绘画”

时间:2022-03-28 14:13:07来源:中国美术报

《中国美术报》第262期域外美术

1962年,当时26岁的法国人伊夫·圣·洛朗(Yves Saint Laurent)以自己的名字发布了他的首个时装设计系列,几乎改变了女性时尚发展的进程。在20世纪50年代,时尚一词对于女性来说只是完全女性化的裙装的各种变化。然而圣·洛朗这位传奇的设计师的作品则首次摒弃了这种传统,转而以更加中性的设计,如燕尾服、风衣或西服等样式掀起了现代女性服装的新潮流。

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中的装置作品《电子仙女》和时装设计?图片:artnews

在圣·洛朗创建这一系列时装后60年,以他的名字创建的品牌YSL(或称“圣罗兰”)已经成为法国时尚产业中的一面旗帜。而今年1月29日,巴黎最为重要的五个博物馆——卢浮宫博物馆、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奥赛博物馆、蓬皮杜艺术中心和巴黎国立毕加索博物馆,连同圣·洛朗博物馆,共同推出了一项盛大的庆祝展览活动。可以说,今年2月的巴黎市中心,几乎成为YSL的一个大型的广告宣传场地。但与其说这是时尚品牌的一次胜利,不如说它是一次艺术和时尚设计成功结合的典范,甚至我们可以将这一次宣传活动的肇始追溯至百年之前的现代艺术诞生初期。因为在所有这些博物馆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时装和绘画、装饰艺术之间的绝妙联系,也享受了一次“可穿戴”的视觉艺术盛宴。

奥赛博物馆中的YSL晚礼服设计 图片:Nicolas Matheus

在卢浮宫博物馆的阿波罗画廊,观众可以看到YSL在1990年推出的春装。精致的手工刺绣和水晶镶嵌,和阿波罗画廊的内部装置及展品拥有完全相同的气质,传达出圣·洛朗本人对奢华环境的迷恋以及高超的转换技巧。

卢浮宫博物馆阿波罗厅中的时装设计 图片:wallpaper.com

在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拉乌尔·杜菲(Raoul Dufy)在1937年的装置作品《电子仙女》前,竖立起了YSL在1992年推出的一套秋冬装系列,可以明显地看到,杜菲的作品为这些时装提供了配色的灵感。而在纳比派画家皮埃尔·博纳尔的作品前,观众更是被两件2001年推出的套装上那令人着迷的笔触所震惊,仿佛是博纳尔亲手绘制的一般,服装和绘画可谓无缝一体。在这个展场中,色彩成为了策展人关注的焦点。

蓬皮杜艺术中心蒙德里安作品和YSL时装设计 图片:Helene Mauri

而在以现当代藏品为主的蓬皮杜艺术中心,服装甚至被直接挂到墙上,以更加明确地指出这些设计和绘画之间的联系。1965年YSL推出的一件羊毛裙装,明显借鉴了蒙德里安标志性的抽象网格和红、黄、蓝色块。当它和画家在1937年创作的《红与白二号》并排放置时,一种奇妙的视觉关联就产生了。而法国波普艺术的代表——马夏尔·雷塞(Martial Raysse)那幅著名的《日本制造:大宫女》旁边,则挂上了一件1971年面市的绿色大衣。

巴黎国立毕加索博物馆中的《努希·艾吕雅像》和YSL的服装设计?图片:Nicolas Matheus

如果说这几个博物馆中的时装展品是设计师对艺术家们的致敬,那么在巴黎国立毕加索博物馆中展出的几件时装,几乎是毕加索笔下女郎服装的精准再现。比如毕加索笔下的那幅《努希·艾吕雅像》(Nusch Eluard)中的女装,就被原样搬到了三维空间里,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油然而生。不过有可能引起争议的是,当时的模特儿艾吕雅夫人所穿的这件衣服,本是意大利设计师艾尔莎·夏帕瑞丽(Elsa Schiaparelli)的作品。而YSL在1979年复刻的这件衣服,甚至早于这幅油画入藏法国国立毕加索博物馆三个月。

圣·洛朗是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狂热粉丝,他自己也曾经承认YSL最具标志性和开创性设计的女士无尾晚礼服的灵感来源是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这种狂热情绪也成为了奥赛博物馆展区的核心——在标志性的大钟背后的晚礼服,渲染出强烈的“工业革命”气氛,不禁让人想起波澜壮阔的近现代历史。

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中博纳尔的绘画和时装设计 图片:artnews.com

圣·洛朗博物馆自然是整个展览项目的中心,这里详细地解读了设计师是如何从艺术作品中获得灵感,并一步步将绘画转换为行走的“可穿戴”艺术。可以说,圣·洛朗以及YSL的成功,从一开始就是将绘画艺术生活化、世俗化的结果,甚至YSL的第一家门店,正是法国印象派画家让-路易斯·福兰(Jean-Louis Forain)的前工作室。

从历史上看,时装设计为代表的时尚(fashion)很少被提升到与绘画、音乐、雕塑或建筑同等的地位。但时装设计实际上是艺术最纯粹的表达方式之一,因为它是建立在日常生活基础上的艺术。正如阿布拉莫维奇最具先锋性的行为艺术作品——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邀请观众和她对视那样,时装设计师们创造的艺术作品需要另一个人来最终完成。所谓“时尚”,只有在人们穿上时装的那一刻才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时装设计是一种行为艺术,穿着作品的人和设计师共同完成了一件作品。

艺术与时尚是共生的。我们周围存在的一切都是我们生活环境的产物。正如我们无法定义哪些物体属于艺术的范畴。某种文化中所产生的绘画、音乐和服装,都标记了这种文化的特性。画布和纺织布料,无非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媒介。一件时装并不完全是为了传递某种审美或个性,而会在艺术层面表达“我们是谁,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要去哪里”等深层的哲学问题。

艺术不应该被视为某种奢侈品,它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必要元素。艺术与时尚之间存在的共生关系是毋庸置疑的。YSL在巴黎掀起的这股时尚浪潮,本质上也是巴黎这座城市中艺术故事的一个缩影。我们也早已在各大商场中看到过安迪·沃霍尔、亚历山大·麦昆、达米安·赫斯特等多位艺术家的作品被转译到外套、裙子或鞋子上。随着越来越多的当代艺术家们步入时尚这个迷人的领域,艺术与时尚的关系也将更加牢固。“把艺术穿到身上”这个奢侈的想法,很可能在不远的未来会成为一种常态。■

编辑| 殷 铄

制作|冯雅颖

校对|王密林

《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内设美术馆、贵宾接待室、会议室、茶室、视频录播室,背靠中国国家画院,面临三环,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诚邀您到此举办艺术展、品鉴会、研讨会等活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

联系人:颜培大联系电话:010-68464569 15711102835

《中国美术报》为周报,2022年出版38期。邮发代号:1-171

1.全国各地邮政支局、邮政所均可订阅,190元/年

2.直接向报社订阅,发行联系人:吴坤电话:13071178285

新闻热线

电话:010-68469146

邮箱:[email protected]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