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文飞课堂|书法问题答疑时间

时间:2020-01-22 13:10:14来源:肖文飞书法

邀请嘉宾:肖文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学术部主任)

主持人:李小鹏

请问肖老师,五种书体各自的笔法规律、结字规律、空间规律、章法规律及相通的规律。书法作品的价值、品位、水平的高下,是怎么样的一个评价标准?这个标准是否在每个时代不同?谢谢!

肖文飞:

这个问题太大,写篇博士论文出本专著也不一定能解决。简单回答一下。

我们的教学念是“学书循理,回到常识”,讲道理,讲最具共性的东西,明理,掌握共性,书法的道路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这些东西明白后,书体之间、碑帖之间的转换非常容易,就像看电视,您想到体育台就到体育台,想到电影台就到电影台。

关于标准,有恒定的也有变化的,恒定的,对毛笔作为一个物的物性的尊重,也即毛笔性能的掌握的程度,这个标准是不变的,对应赵孟頫的“用笔千古不易”。

《风落薄云对联》68x17x2 肖文飞

变化的,是时代审美的趣味,书法不是一个封闭的独立系统,它要与那个时代的方方面面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伊秉绶现在为什么卖得那么贵,因为他符合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审美。又如,明中期以后,以徐渭、张瑞图、王铎、傅山等为代表的极度张扬个性的鸿篇巨制为什么能大行其道,看看当时王阳明的“心学”,李贽、三袁的“性灵说”、“童心说”就清楚了,当时的文学如《金瓶梅》、《西厢记》也是如此;但为什么这股狂飙到了清代就戛然而止了呢?按梁启超的说法,整个清代的学术是以“复古为解放”,大家都做学问去了,清代碑学就是做学问的结果。

故明中期以后,是艺术家在写字,整个清代,是学问家在写字,时代使然,泾渭分明。这大致可对应赵孟頫的“结字因时相传”。

经常听到肖老师说把笔打开,我想知道怎么打开,是不是简单的中锋用笔?

肖文飞:

在我们的教学体系中,有很多自创的术语,比如“打开笔”、“墨密度”、“踩点”、“顶住”等等,不熟悉我们这套教学方法是不容易理解的,就像土匪的黑话。我们之所以产生这些术语,是因为它们能更好地传达我们的想法。

西方绘画通过光影表现体量感,中国绘画通过笔锋不同面的转换来表现体量感。

西方与中国体现圆厚的不同方式,一个通过光影,一个通过中锋用笔。

杜甫 《丽人行》 肖文飞

江南徐铉善小篆,映日视之,画之中心有一缕浓墨,正当其中,至于屈折处亦当中,无有偏侧处。

墨密度,单位面积所注入的墨量。中锋用笔,笔画中间的着墨量最多,因而墨密度最大,而笔画的两边,墨的注入量依次减少,墨密度依次减小,从而在视觉上产生中间凸起的感觉,事实上,如果从更微观的角度考察,笔画的中间确实是凸起的,这就是线条“圆”的产生。

所谓厚,即在单位面积里能够尽可能地均匀注入更多的墨液,让墨密度尽可能的大,此即包世臣所说的“万毫齐力”。

线条的圆与厚是一体的,但侧重不同,用笔的方式也有差异,同样是中锋用笔,偏重于圆,则提笔多,让笔画的中间墨液的注入量多,墨密度大;偏重于厚,则铺毫多,在注入尽可能多的墨液的同时,保持注入量的均匀,也即保持墨密度大的同时还要保持墨密度尽可能的均匀。当然,书法中的线条有着丰富的变化和内涵,各具审美价值,但圆和厚是书法线条两种最基本的审美要求。

笔的打开,顿挫与侧入中行。以楷行草书为例,入笔一般是侧入,要想达到线条圆厚的效果,必须要转到中锋用笔,由侧入转到中行,我们叫笔的打开。

通过对《兰亭序》几个典型字例(少、咸、坐、其、今、山)起笔的分析,我们知道,其看似奇奇怪怪变幻莫测的起笔形态,其实都是起笔时由侧入转到中行所留下的痕迹而已。

侧入转到中行,有一个关键点,这就是古人所说的“顿挫”。我们所示范的笔的打开方式是一种最基本的方式,不同的书体、不同的人,打开笔的方式会有不同,但道理是一样的。

杜甫《戏韦偃为双松图歌》 肖文飞

我想问肖老师如何踩点把笔打开,当笔打开后,线较直较片时,如何调整?再问如何找到发力点?谢谢!

肖文飞:笔打开前面前面已经说了。

线较直较片,一是行笔速度过快,二是笔毫铺得过开,墨的留驻不够,也即墨密度不够。反过来做就可解决了。

找发力点,建立在对笔性和字形熟悉的基础上。就像跳舞,踩好音乐节奏。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