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网络上读到著近墨堂之《石守謙 | 振衣千仞岡—文徵明〈五岡圖〉的製作(上)》一文中论及关于沈周《东庄图》,文曰:“例如沈周曾為至友高官吳寬作〈東莊圖冊〉(南京博物院藏)即旨在表彰吳寬於吳地家園中的心隱,雖然他大部分時間實留在北京執行公務。此冊中「續古堂」一開特地採用唐代盧鴻〈草堂十志圖〉(現存一件宋代臨本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草堂的古典形象,而以著官服的半身肖像畫代替坐在草堂中的主人,提示著隱士身體不常在家的事實。”私以为石先生此描述不妥。
明代· 李应祯题
文中说的“草堂”是指《东庄图》之一的“续古堂”,草堂(中)的古典形象,而以著官服的半身肖像畫代替坐在草堂中的主人,提示著隱士身體不常在家的事實。”按石先生说法,草堂(续古堂)中的半身画像“提示著隱士(吴宽)身體不常在家的“事實”,这一论断是不对的是错误的武断的。沈周《东庄图》之 “续古堂”
那么草堂(续古堂)中的半身画像不是吴宽又是谁呢?有意思的是吴宽在其《匏翁家传集》第五十六卷中有专文一篇《东庄奉安先考画像祝文》(明正德刊本):维成化十三年岁次丁酉十二月,某日孤子宽,谨以牲醴之仪,敢昭告于显考修撰府君东城之下。先世所基嗟嗟,府君寔生于斯迨,长西徙门户独持。每念旧业,东望兴悲,乃修乃复,有年于兹树有桑柳,屋有茅茨,有庭有戺,有园有池,本原之地,有大其?,东庄自号用表孝思。今者不幸溘焉弃遗灵,爽长存没。且有知眷恋兹地,?气必之,乃奉遗象张之堂楣,著存于心,如覩容仪,凡此旧业不废不隳。曰维季弟肯搆肯菑,一觞陈告,聊写吾私载瞻载拜,涕泪交倾呜呼痛哉!肖谷《东庄图》之 “续古堂”
吴宽同时代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侍讲学士,掌南京翰林院,正德十一年,进南京礼部尚书的吴俨(1457-1519)曾著有《吴文肃公摘稿》,“摘稿”中有《东庄十八景为匏庵先生赋 其十六 “续古堂”》:“古人已云徂,今人思继武。应知后来人,要以今为古。”显然“续古堂”——“草堂(中)的古典形象,而以著官服的半身肖像畫是吴宽已过世的父亲吴孟融。这是关于近墨堂石守谦一文的提示而已。©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