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20世纪的敦煌”④ | 首都国际机场壁画在线纪念展 《巴山蜀水 》(袁运甫)

时间:2021-08-16 15:19:20来源: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编者按

首都国际机场壁画,被誉为“20世纪的敦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由国家委托的大型壁画创作工程。它开启了中国公共艺术的新篇章,成为改革开放的先声。

适值清华大学110周年之际,我们推出首都国际机场壁画在线纪念展,在新的历史节点回望学院先贤的光辉历史,省思自身,这批已经深刻融入学院文脉的艺术宝藏曾开启的讨论——如中国艺术之现代性、中国文化之独特性……今天依然值得探索、反思和努力。

这是我们承继的历史使命,也是我们肩负的时代担当。



推 荐 点击横屏欣赏

画稿作者:袁运甫(1933-2017)

绘制:袁运甫、杜大恺、刘永明

实习生:唐薇、周宏智、池小清

原作尺寸:2000×340cm

原作位置:候机楼二楼东餐厅(西壁)

1973年,袁运甫先生受邀为北京饭店创作巨幅壁画《长江万里图》,并沿长江溯流而上进行为期三个多月的采风。这次采风素材最精彩的四川部分,成为首都机场壁画《巴山蜀水》的创作来源。

壁画创作基于大量的写生素材,以中国传统卷轴画散点透视的构图形式,描绘巴山蜀水的雄壮气势。山的造型结构注意风格化处理,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整体山水气势磅礴,画面细节深入细致,具有“致广大而尽精微”的特色。

袁运甫先生融合中国传统山水画与西方现代绘画技法,采用进口丙烯颜料,以薄薄的蓝色、绿色、紫色组成变化而统一的色调,利用光影效果,形成雨后氤氲的雅致色调,具有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清新意蕴。

为适应建筑环境,采用与正中大门垂直线相统一的屏风式画面,处理成11块分割的通景构图,每块之间镶嵌铝金属线条,以垂直分割的办法把门与壁画统一起来。构图时,除通景的气势连贯外,着重每一块分割画面的完整性,以增强安定感和吸引力;并以统一的色调协调全局。

1979年,壁画《巴山蜀水》绘制人员在首都机场壁画线稿前合影,左起刘永明、周宏智、袁运甫、杜大恺、池小清、唐薇(摄影:佚名、提供:唐薇)

1979年作《巴山蜀水》,以长江为题材,描绘了从重庆经万县、白帝城至夔门的壮阔图景,群峰环抱、急流飞湍,追求一种深厚沉着并具有气概的意象,同时十分注重局部刻画,使之耐人寻味。在艺术上追求中西技法的结合,尤重视形象造型及色彩微妙变化中的统一色调,在传统青绿山水的基础上作了深一步的探索。一面保持了中国传统壁画处理中的整体平面性效果,一面又在平面性中间贯穿了适度的空间效果的追求,这样可以取得与建筑的整体协调。一面极为重视线条的严格处理,使形体结构坚实而富有美感,一面又注意线与色的渗透和交融,力避单线平涂的简薄,使线条的强、弱、虚、实相间。

我作《巴山蜀水》壁画,在艺术上深受宋代画家范宽的影响,他作《雪景寒林图》是超凡的精神,丛林深谷,一点一划都做到讲究二字,这是他特有的视觉密度和精确性所决定的,我认为现代画家由于时空速度和即兴效果的注重,往往忽视了范宽在艺术上所揭示的这种深度。

日本筑波大学教授桑原住雄曾著文评论说:“这种有别于中国传统水墨画的重彩画新风格,是新的时期的值得重视的动向。”

美国华人著名画家姚庆章说:“袁先生提倡的这种中西融合的重彩画是具有国际性的,也是民族的,这是很有见解的路子。”

这些过誉之词,倒是点出了一点心中之所“求”——探索之路。

《巴山蜀水》局部

资料提供/首都国际机场壁画文献项目组
文案/刘家嘉 清美学生记者团
图文编辑/罗雪辉 牛彤彤 冯佳琪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