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艺术 | 王之纲:科技,是一种思考方式

时间:2021-09-29 11:49:30来源:凤凰艺术

Sight专栏

“Sight 专栏”由凤凰艺术创新研究院与KCCA鼓浪屿当代艺术中心联合推出,针对国际代表性、前沿性的艺术生态或生产,对话不同的艺术实践者、文化学者,带来不一样的“Sight”,尽可能多面地呈现艺术创新的思考和行动。

“Sight01-媒体艺术在中国”第二期对话嘉宾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主任王之纲教授。

作为一位出身清华园工科的艺术家,王之纲对媒体艺术有着更独特的理解。信息与数据的区别是什么?科技就一定很硬核吗?沉浸式的浪潮该如何被看待?以下是与王之纲的访谈实录,采访内容发表前,经受访者审校。

#Sight01媒体艺术在中国

对话者:王之纲
采访、编辑:张曦元

王之纲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 主任

新媒体演艺创新研究所 所长

“未来媒体学院奖” 评委会委员

01.

“数据是数字化的内容那信息呢?”

Q:国内院校对“媒体艺术(Media Art)”这一方向存在不同的命名,如央美开设“艺术与科技”专业、国美开设“跨媒体艺术”学院。清华美院设立的则是“信息艺术设计”专业,它命名由来是什么?关注侧重点有哪些?

王之纲:这其实是一个挺好的问题,有时候命名一个学科名称,可能看似没有那么重要,但其实它有一种深远的影响。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数字艺术方设立在视觉传达(设计)下面,系别是信息艺术设计系,这个名字非常具有先锋性和前瞻性。这是由清华大美美术学院的鲁晓波院长,在2005年时任当年信息艺术设计系的系主任所开创的,它的英文名是Information Art and Design。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

信息艺术设计,从字面来讲其实是对信息的设计。信息是什么呢?这是一个大家都在谈论的问题,但很少有人真正理解。信息到底是什么?信息和数据的区别是什么?

数据是数字化的内容,是用于存储的、采集所获得的各种数据。而信息是要服务于传播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信息和数据最主要的区别。


▲清华美院信息艺术设计系2021年毕业生作品 - 任祚承,《“信息茧房”》,指导教师:王之纲

我们想把一个故事讲给别人,传统的方式是利用文本,观众通过阅读文本完成信息的传播。后来又有了图像、绘画、雕塑、建筑,随后随着技术的发展有了电影、摄影,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就有了现在的信息艺术设计。

信息艺术设计会研究信息构成、信息传达方式、信息挖掘,从而思考如何更有效的完成信息传递,这是关于信息艺术设计的最基本的理解,是清华设立在设计学科下面的一个专业方向。

▲清华美院信息艺术设计系2021年毕业生作品 -彭程扬,《京剧意象——基于京剧投影交互设计》,指导老师:吴诗中、吴琼

Q:清华美院“信息艺术设计”系设立在设计学科下,与“纯艺”下设的系别相比,它自带什么不同的学科基因?

王之纲:首先,“信息艺术设计”是设立在设计学科下面,设计学科就要有设计学科的特点。

设计学科的特点是什么呢?是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以它和纯粹的艺术创作是有区别的,它带有一定的使命感、一定的任务性、的功能性。设计的总体目标就是要推进人类生活的改善,以创造更幸福美好的生活为目标,以民生服务为核心原则。


▲清华美院信息艺术设计系2021年毕业生作品 -潘俊丞,《轻云》,指导老师:张茫茫

从这个角度和艺术进行对比,设计具有很强的功能性和目的性。对于艺术家来说,多元的个性化表达是很重要的;但对设计师来说,它的观念要形成某种共识。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提升、人们对于更美好生活的向往,会对设计提出新的需求,产生不断的更新与迭代,这是设计学科发展的根本动力。

02.

“创作是艺术家的隐喻”

Q:在信息爆炸时代下,“信息”究竟是什么?艺术家又该如何理解信息、利用信息?

王之纲:“信息”其实是服务于传播的,它需要被理解、需要达成共识,因此信息的内核和内涵是重要元素。

艺术家创作的过程,其实就是建立一个映射世界的过程。最近经常被提及的“世界观”,其实就是艺术家的对世界的隐喻,对整个社会当下、过去、未来的思考,而在这个过程当中,信息就很重要。


▲王之纲,米兰世博会-多媒体装置《希望的田野》,2015

第一是信息的本源、来源问题;第二是信息的转译问题,我们如何把信息转译成公众可以去理解、去思考的形式,以此调动公众的主动阅读动力;第三个是信息的组合问题,如何在叙事逻辑中,通过不同的节奏、方式将信息传递给观众。

Q:在利用“信息”进行创作时,如何避免“观众难以理解”、或是“过于形式化”的问题?

王之纲:信息的有效性是很重要的。

创作中很关键的一点是,不要将艺术表达局限为一种自说自话的方式,要真正建立和观众之间的交流、引发观众主动思考、唤起大众的情感和记忆。

不去思考这种关键点,创作的作品就会过于形式化——它有很高的美学上的创新性,但是缺少内在的内容、缺少对于现实世界原材料的挖掘,这样作品的生命力就会比较弱。当新媒体作品沦为一种形式语言的时候,就会很容易被复制。


▲《敦煌舞》,鱼果出品(王之纲任创始人兼创意总顾问)

03.

“除了工具,

科技是一种思考方式”

Q:“艺术与科技”、“艺术与技术”,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如何更好的发挥技术在艺术中的作用?

王之纲:科技实际上是一种工具,但又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它也是一种思考方式、一种思维模式。因此,科技和艺术的融合是一个很自然的状态。

所有的创作,首先是来源于他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其次是来源于他思考问题的方式。在我的艺术创作中,我没有很刻意一定要运用什么科技,而是在我的思考、总结、学习中自然形成的。


▲《Echo》,鱼果出品(王之纲任创始人兼创意总顾问)

技术是新媒体艺术语言的一部分,它会带来强烈的新鲜感,但这种新鲜感的时效性很短。技术所使用的方式与作品的内核要形成某种自洽,而非简单的组合、堆砌,相互之间一定要产生某种作用力。如果不能把观众引进艺术家所表达的语境里,技术所带来的感官刺激是很乏力的。

所以我觉得,在使用某种技术的时候,我们既要去发掘出来它感官上的新奇,同时又要建立它与作品主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否则,艺术创作很难拥有持久的生命力。


▲《大先生》,清华大学出品(王之纲担任总导演)

Q:工科生的跨界背景,为您的艺术创作带来了什么样的多元思维?

王之纲:也许对大多艺术生来说工科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学科,觉得是知识性的、技能性的学科。

但在我看来,工科其实就是工程,是如何运用理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其实和设计很像。

工科背景对于信息的挖掘、转译、组织、表达很有帮助,工科生逻辑性会比较强。从我自己的跨界背景来讲,我的思维方式会有一定的“工科惯性”,可能与一些艺术家天马行空的开放性创作思维不同。

但这些不同的表达方式并没有高低之分,这些具有差异化的思维方式,正是艺术的多元性所在,造就了当代艺术的丰富性。


▲ “科幻世”科技艺术概念展现场,策展人:王之纲

04.

“‘沉浸式’的非理性阶段

总会慢慢过去”

Q:在大众理解媒体艺术前,声光电“沉浸式体验”就已经被滥用,这对行业发展有什么影响?

王之纲:其实一开始我也是有点抵触的,很多“沉浸式”体验都是技术性展示。

但我觉得很多事物的发展可能都要经历这么一个过程,也其实挺好的。这种重噱头的感官刺激,其实并不能形成长久的文化价值,也就更难去产生可持续的经济价值。

所以不用太担心,也不用过度批判。事物的发展在最开始都会有一段非理性的、疯涨的时期,时间会慢慢把一切躁动的、不太正常的状态慢慢平复,以此回归到相对理性的状态,进行深度的思考和创作。观众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好的、有深度的内容。


▲2021亚洲数字艺术展现场,王之纲任评委

Q:媒体艺术作品带来的“感官“刺激,如何才能深化为内在“感悟”?

王之纲:感官刺激,相对来说是容易获得的。比如,你去吃火锅都会获得感官的刺激,从而形成一些列身体反应。因此,感官刺激是一个被动的事情,你被刺激到就会产生一个过激反应,但是你没有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性。

但其实,充分调动感官刺激这一层级,也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达成感官刺激后,作品还需要内在内容的支撑,否则很难从更深层级去感悟作品。而主观性的生成,需要共鸣与共情。没有内在的内容与价值,观众便很难真正的有所感悟。

观众从作品表面层层探索内容的过程,也是一种自我探寻和思考的过程,同时也调动了观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慢慢引发观者的感悟。


▲《骷髅幻戏图》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新媒体演艺创新研究所出品(王之纲任所长)

05.

“让中国人

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

Q:您未来希望进行哪些艺术创作尝试?有什么主题是您创作中永远关注的?

王之纲:我其实没有特别的强的计划性,我是一个关注现实和历史文化脉络的艺术家。

我希望通过信息艺术设计这样的形式,让中国人能更好地去理解、阅读中国文化,从而与观者产生更深层次的共鸣。


▲2019北京世园会中国馆展区“祥和逸居”现场照片,鱼果设计(王之纲任创始人兼创意总顾问)

Q:对从事媒体艺术领域的青年艺术家,您有何种寄语或希冀?

王之纲:“技术,是一种很重要的手段;通过媒体艺术进行的创作,也是一种很好的形式

其一,这种媒介便于传播。

其二,因为我们现在就身处“技术时代”,技术本身就反映了社会生活中方方面面的问题,以技术方式反思我们的社会生活,是一种很好的表现的形式。

我希望青年艺术家们能更好地和观众建立某种关联,通过技术和观众引起共鸣。

由凤凰艺术联合协办,以“未来媒体”为表现主题的创新型媒体艺术作品大赛——澜景·未来媒体学院奖「FMAA」颁奖典礼暨“未来媒体学院奖”创作教学研讨会,即将于9月28日举办。获奖作品联合“北京 751 国际设计周”以展览的形式向公众展示。

(感谢丁芷宁对本文的贡献)

(凤凰艺术 独家报道 撰文/张曦元 责编/dbk)

凤凰艺术

最具影响力的全球艺术对话平台

艺术|展览|对话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凤凰艺术”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email protected]。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