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松口气了!亚洲藏家挥金,伦敦拍卖周破局迎新

时间:2022-03-08 10:38:14来源:99艺术网 作者: 郝科、季来支

作为重要的国际艺术市场,伦敦被视为艺术市场风向标之一。在经济与战争带来的一片不确定的声音中,艺术市场依旧维持了生机。

3月初,伦敦拍卖周如约而至。伦敦佳士得率先举槌,两场拍卖斩获约18.71亿元,顺利过关。伦敦苏富比接力,两场拍卖将18.75亿元收入囊中。可谓平分秋色。尽管上周有消息称,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俄罗斯的银行遭到了制裁,就成交数据来看,并未受到东欧地区经济疲软和西方油价上涨的影响。

苏富比欧洲当代艺术主管詹姆斯·塞维尔在一份声明中强调,“我们看到经典名家与年轻新人以一种真正有效的方式并肩亮相。”他称伦敦的拍卖活动是“一个成功的模式”。

乌克兰战争牵动着全球局势,艺术世界亦卷入其中。富艺斯在举槌前夕,宣布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晚拍专场佣金收入全数拨捐乌克兰红十字会,此场拍卖41件拍品共斩获2.5亿元,拍后富艺斯公布捐款金额为4830万元。

什么样的拍品创造了高价?

佳士得“二十及二十一世纪艺术:伦敦晚间拍卖”拍卖现场 图源佳士得

法兰兹?马尔克 (1880-1916)《狐狸》 油彩 画布 88.3 x 66.4 cm 1913年作

在佳士得“二十及二十一世纪艺术:伦敦晚间拍卖”及“超现实主义艺术晚间拍卖”两场拍卖中,德国表现主义艺术家法兰兹?马尔克突出重围,《狐狸》以4265万英镑(约3.6亿元)刷新拍卖记录。

法兰兹·马尔克 《三匹马》 水粉 卡纸 33.5 x 47.5 cm. 1912年作成交价:1542万英镑

马尔克上一次的拍卖记录停留在2018年伦敦佳士得,其1912年创作的《三匹马》以1542万英镑(约1.29亿元)成交。

弗朗西斯·培根 (1909-1992)《三联画1986-7》

油彩 粉彩 喷漆 干转印字 画布 三部分

各:198 x 147.5 cm. 1986-1987年作

由英国知名建筑师诺曼?福斯特收藏的明星拍品弗朗西斯·培根《三联画 1986-7》以低于估价的4036.4万英镑(合3.39亿人民币)成交。培根经典的三联作往往一经释出即被争抢,作为市场高价的保证,近年出现了号召力下降的趋势。

卢西安·弗洛伊德 (1922-2011) 《闭眼的女孩》

油彩 画布 1986至1987年作

由英国资深艺术收藏家斯托泽克夫妇背书的卢西安·弗洛伊德《闭眼的女孩》以1517.45万英镑(约1.26亿元)成交,位列本场第三。就现场竞拍氛围来看,业内普遍认为“买气不高”。

在伦敦苏富比“The Now”晚拍及“伦敦现当代艺术晚拍”中,除了制胜法宝马格利特外,另一张王牌则是莫奈的《睡莲》。作为全球艺市的绝对明星,莫奈的“睡莲”系列不断刺激着顶级藏家的购买野心。此次上拍的《睡莲》由日本私人藏家收藏45年后再度释出,以2322万英镑(约1.96亿元)成交。大卫·霍克尼的作品屡屡成为拍卖场上的热门标的。其最拿手的风景画《加洛比山》以1409万英镑(约1.19亿元)易手。

在为期一周的拍卖中,高价拍品依然主导全球艺术品市场。而比高价更可观的是,连续不断的交易记录和市场信心、知名度的持续走高。

翻红超现实主义是艺术市场新亮点?

在过去几年里,超现实主义的拍卖纪录就像倒下的多米诺骨牌一样纷纷出现。2022年,超现实主义或将掀起翻红浪潮。在伦敦苏富比,马格利特的《光之帝国》以5.03亿元天价刷新艺术家拍卖记录,同时也为这位超现实主义艺术家确立了一个新标杆。

回到竞拍现场,在落槌之前,苏富比拍卖师海伦娜·纽曼在这场将近10分钟的拍卖战的最后几分钟敦促竞拍者继续出价,她说:“这是一件不可以放手的杰作。”

马格利特是超现实主义的旗手,其巨幅作品基本上收藏于全球一线博物馆中。释出于一级市场,则无疑是硬通货般的存在。在过去三十年里,拍卖纪录频频刷新,从1989年的220万美元,到1998年的720万美元,再到2017年一年之内在佳士得连破两次世界纪录;2018年,马格利特的《唯乐原则》创造了新的拍卖纪录,在苏富比“印象派、现代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卖”上以2680万美元成交……一系列的高价成交奠定了马格利特的王者之位,2020年第一季度,马格利特创下了3900万美金的高额成交。纵观马格利特的拍卖数据,在他拍卖最贵作品前十中,有四幅是在伦敦春拍中促成。

在市场的连锁反应下,超现实主义将迎来爆发,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全球14场超现实主义大展。最近的展览即是4月,威尼斯佩姬·古根海姆收藏馆“超现实主义与魔法:着魔的现代性”。

亚洲藏家打开艺术市场新局面?

除了上述眼花缭乱的天价数字,最为值得讨论的还是佳士得“上海-伦敦”联拍模式及市场讯号:

近年来,亚洲藏家持续发力,于伦敦拍卖周拓展到到亚洲拍场,诚如佳士得“二十及二十一世纪艺术:上海晚间拍卖”主管庄俊所言“深耕亚洲市场,我们致力于把上海打造为国际化拍卖平台。”这一创举,是佳士得将亚洲藏家纳入西方艺术市场系统的首次尝试。

佳士得中国区主席杨媛草在全球线上记者发布会上介绍:“2021年下半年,中国内地客户购买总额超越中国香港,成为亚太区第一大收藏群体。”面对藏家的更迭,佳士得积极主动拥抱这一变化。

在此次伦敦苏富比的拍卖中,亚洲藏家参与频繁。《光之帝国》由苏富比亚洲区现代及当代艺术部主席亚历克斯·布兰奇克为166号牌客户竞得;莫奈的《睡莲》由苏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部资深专家西蒙·斯多克亚洲电话席位为214号牌客户投得。据苏富比公布的数据,“现当代艺术晚拍”中,30%拍品由亚洲藏家竞投,“NOW当代艺术晚拍”逾半数拍品吸引亚洲藏家投标。

此次伦敦拍卖中,亚洲藏家占据了相当的比重,尤其是在重磅拍品的追逐上,显示出了极强的购买欲。从莫奈到马格利特,再到冉冉上升的艺术新星,侧面彰显了亚洲藏家在收藏范围上的不断扩大,包容性更强。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