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具收藏潜力画家:张玉明

时间:2019-11-24 18:33:53来源:雅虎北京

画家简介

张玉明(1960—),字汉臣,号日月斋主、梅壑道人,1960年生于北京。

早年受业于中央美院中国画研修班,民族学院崔如琢绘画高研班学员,九州书画艺术研究会会员,联合国国际科学和平周荣誉奖画家、中国名家书画院院士。

被誉为京城梅花张,其作品深受海内外各界人士喜爱及收藏。

艺术特点:以擅画梅花为主,一改前人风格,予以梅花旺盛的生命力和蓬勃向上的朝气,呼唤人们对于自然、对于生活的美好向往。他的梅花簇密、繁茂,设色浓艳而又透着一股清新之气,视觉感强烈,使人愉悦振奋,毫无颓气和孤傲之感,是雅俗共赏的艺术品。

当代书画市场变化日新月异,总有意犹未尽之感,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画坛的一批新人不断涌现,他们在艺术上各具特点,有的在市场上已经崭露头角,有的具备受未来市场欢迎的潜质,还有的会成为未来市场的新贵。这批年轻艺术家的共同点是:作品有韵气,价位接地气,未来市场会有人气。市场在不断变化,新人在不断崛起,两三年的时间就会有一批年轻画家的作品来市场抢滩登陆。当代书画市场颇像演艺界,在不断地淘汰和边缘化一批艺术家的同时也总会有新面孔出现,这就是市场,这就是市场的规律。本附录属于参考性质,推介了一批具有未来市场潜力的青年书画家。

张玉明

唐时鲜有画梅者,至五代滕胜华写《梅花白鹅图》,及至宋代赵士雷又作《梅汀落雁图》,此后,丘庆余、徐熙等或俪以山茶或杂以双禽,皆传五采。当时观者无不称为逼真。至清代罗聘、金农的梅花高古清幽,为后辈多有模仿,近现代画梅者众多,汪吉麟、陆俨少、关山月、董寿平都是画梅的大家。

谷牧先生曾藏有《百梅图》,几乎囊括了现代所有画梅名家的作品,有号称京城梅花张的张玉明如果早生20年,谷牧先生的《百梅图》则必有其人之作品。

古人画梅,一种是应景的写真,一种是文人的绘画。所绘梅花清艳冷傲,寄予士大夫和文人的清高和自赏。

张玉明的梅花一改前人的风格,予以梅花以旺盛的生命力和蓬勃向上的朝气,呼唤人们对于自然,对于生活的美好向往。他的梅花簇密、繁茂,设色浓艳而又透着一股清新之气,视觉感强烈,使人愉悦振奋,毫无颓气和孤傲之感,是雅俗共赏的艺术品,也形成了他个人独特的风格。任何艺术的存在都有它的道理,个别人的欣赏情趣和判别不能代替他人,宦海沧桑、商海沧桑,更不要说艺术,但凡能够以个人鲜明的艺术特点受到大众的欢迎就了不起。历代画梅者不绝如缕,梅花是被前人千百次重复的题材,不赋予新意则很难被世人接受。张玉明自树一帜,他的火爆热烈的梅花渲染了生命的激情,同前人的梅花形成强烈反差,满足了这个时代人们的需要,别是近年来他所画的墨梅,笔墨厚重,愈发显其老辣而苍劲。

张玉明的作品被记入《纪念中国红十字会建会100周年》画册、《中国书画市场史》、《当代中国》、《中国大画家》、《大艺术家》、《张玉明国画精选》、《世界华人著名书画家经典》、《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画家》等大型典籍。他的作品多次出现在拍卖会上,如山东天乙2005年春季书画家拍卖会,2006中国名家拍卖,北京东方宏润拍卖公司书画名家精品拍卖,2008香港苏富比国际拍卖行作品拍卖等等。他也曾多次获奖,曾荣获“人大代表笔下的责任与使命书画展”银奖,“和谐中国杯名家书画作品展”银奖,“当代中国具有社会责任感书画名家作品展”优秀作品奖。

近年来,他的梅花不但在艺术上呈向上发展的趋势,在书画市场上也越来越受到收藏家和书画爱好者们的青睐。

梅花又向雪中开

梅花是我国的十大名花之一,集高洁、秀雅、坚毅于一身,色、香、韵、姿俱佳。古往今来,不少画家与梅花结下了不解之缘,或绘之以画,或寄之以情。画家张玉明喜欢画梅,喜欢它愈挫愈奋、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喜欢它朴实、俏不争春的品格;喜欢它洁骨不受尘的高洁、雅逸;喜欢它凌风傲霜踏雪来,不尽生机布新香的风骨。

张玉明的画梅之作脱离了传统梅花创作的桎梏,既无“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枯秀清瘦,也无“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孤高自傲,而是一种欣欣向荣、蓬勃向上的大气卓然。画面笔意流畅,气韵、意境、精神化为了一个整体,用笔灵活、虚实相间,将静态的梅枝老干、馨香点点,化为一种流淌的鲜活跃然纸上,酣畅淋漓,有着强烈的时代气息。相较古人而言,他的画作更多了一些新气象,“古人画梅多强调高洁、孤傲不凡,以稀、瘦、少为美,不太适合表现新的时代。我追求的是积极向上、令人振奋的美,色彩明快、形象生动,创作出传统的笔墨趣味下的一种新面貌”。

“一花独秀傲寒骨,万紫美景心中埋。”对梅花,张玉明呕心沥血,痴心不改。当问及他画梅的师承借鉴和创作要领时,他毫不保守,慨然言道:“我看梅花作品,古代的最欣赏扬州八怪中的金农和明代的朱耷,对王冕的梅花最为崇拜,近代喜欢董寿平和关山月的梅花。对历代宗师画梅都做过研究,兼容并蓄,为我所用。我力图追求一种大气磅礴的写意泼墨,同时也总潜心刻意工笔求真,以求神形并俏。梅既然有铁骨精神,在画梅之时,首先要考虑到铁字和傲字。笔到如斧墨落似锤的分量,苍劲和老辣的笔锋也应到位。这就是说,要画出骨气、铁气、傲气、霸气和显出不畏艰险顶天立地的雪魂英姿。一幅梅作,一旦失去铁骨神韵和顽强的品格气魄,就失去了梅花的品格,自然就不是一幅好作品。”

作画绝不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技术活儿。张玉明认为,“创作中,每一笔下去,都要表现出你的内心世界、宣泄出你的情感、表达出景物的精神”。正如笔墨传精神,是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精髓。“画中国画,如果你能钻进去,越画越想画、越画越上瘾。它其味无穷、其乐无穷、其趣无穷。一个梅花构图,画100张都不烦,因为每张都有不一样的韵味。”

“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张玉明在梅花身上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归宿,也通过梅花展示了自己的胸臆襟怀。唐代张彦远说:“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后世画家将笔、墨并列看做艺术之归宿,明末的恽南田认为,“气韵藏于笔墨,笔墨都成气韵”。张玉明继承发扬的正是这种内美与外美、精神与笔墨的统一。他认为,笔墨的运用既是画家的基本功,又是自我修养的表露,这直接与画家的人品、胸怀、个人特征、文化修养、丰富的阅历等密切相关,要创作出好的作品,才气、品格、勤奋、修养缺一不可。这也使他在画梅花时,更有悟性、更有创意、更好更灵活地运用技巧,营造氛围。

梅之韵

从画史的角度看,梅花该是中国的国花了。儒学首重“君子之德”,而梅花,尤其是寒梅,以其倔强劲挺的傲骨,纵横捭阖的气势,超俗脱尘的品性和“众芳摇落独喧妍”的君子人格,为历代画家所垂青。

宋代以前,画梅用勾勒设色法,强调梅花清香娇艳的气质。据说北宋的仲仁和尚由月下观梅花之影而始作墨梅,枝干花瓣均用浓淡相间的水墨画出,称为“墨渍法”。南宋杨无咎亦善此法。元代王冕、明代陈录继承了墨梅的传统。王冕题梅诗中,就有“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香满乾坤”的说法。清代画家中,多有画梅高手。恽寿平、李方赝、汪士慎、高风翰、虚谷、金农、赵之谦、吴昌硕等都有佳作传世。早期画梅以描绘为主,重状物传神;到后来的文人画家,则以写为主,注重缘物寄情,借物言志。不仅画法丰富多变,而且发生了内涵的根本转变。吴昌硕画梅,就有“秀丽如美人,孤冷如老纳,倔强如争臣,离奇如侠,清逸如仙,寒瘦枯寂坚贞古傲如不求闻达之匹夫”的人格追求。

今人画梅者无以数计。能得梅之风骨、梅之神韵、梅之君子人格者殊少。玉明老弟恋梅已久,常常四出寻梅、观梅、赏梅、画梅,达到物我皆忘的程度,恨不能“结芦梅林”,将自己置身于那香雪梅海中。日积月累,得于心而应于手。于梅道中渐人佳境。

玉明的画,画如其人,质朴、真诚,豪爽,充满阳刚之气。出手胆大气壮,先声夺人;细微处小心收拾,千变万化。玉明画梅,其枝干常以顺逆有势的粗笔散锋一气呵成,用墨浓重,运笔迅疾,间以飞白破之,颇类古人所说的“扫梅”。造型奇肆,气势弥盛,有“苍龙出岫”之势。又以清墨淡彩写远处枝干花朵,有朝雾迷蒙、阳光喧闹之感。所绘红梅枝繁花茂、生气盎然,如漫天朝霞;绿梅,则冷香清艳,素雅高洁,似万玉满纸。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近期的大写之作。完整的枝干已被拆解,通幅纵横涂抹,笔酐墨畅,或勾或点,或皱或染,于不经意中信笔写去,却是笔断意连,形神俱现,进入一种“兴酣落笔,物我两忘,工拙不暇计及”的境界。

枝无止境,艺无止境、愿玉明老弟梅缘永结,人梅一体,更加璀璨夺目。

中国美术出版总社 周林生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