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千诸佛云中现 | 广元千佛崖造像探秘

时间:2022-01-15 11:44:27来源:佛像雕塑艺术

“大云梵景殿岩多,法像盘空鸟道过。百尺金身堆拥壁,千龛宝像列森罗。叠叠山峰朝彩阁,迢迢江水远清波。雕剜剐斫工奇巧,望像如生世不磨。”这是明正统七年(1442年)会稽人何宗毅合家还,途经千佛崖时,与妻子顾氏舍资财重装龛像,祈求家人平安,并题诗镌刻在崖壁上。诗中指千佛崖梵宇众多、千龛宝像,百尺金身,一派佛国仙境的景象。

千佛崖摩崖造像位于广元城北4公里,嘉陵江东岸,金牛古蜀道上,历史悠久,雕刻技艺精湛。石窟始凿于北魏晚期,兴盛于唐朝,止于清代,历经千年,从而形成一座崖长近388米,高45米,造像1200余龛、7000余尊的佛教石刻艺术宝库。佛龛层叠分布,密如蜂巢,是四川规模最为宏伟的石刻摩崖造像保护单位。

千佛崖摩崖造像最早开凿于北魏晚期,代表窟有大佛窟(726号)和三圣堂窟(226号)。大佛窟平面略呈马蹄形,圆弧顶,长方形窟门(1935年修川陕公路时窟门被毁),窟内造一立佛二立菩萨三尊大像。主尊立后壁,二胁侍菩萨立左右两侧,主尊两侧后代补凿二弟子。其余壁面后代见缝插针式遍凿小龛像。大佛窟左侧菩萨像,保存完好,简朴浑厚的造像风格,束丫形髻,椭圆形脸,鼻梁高直,秀目,嘴角略上扬,面带微笑。戴桃形项圈、手镯,帔帛简洁,X形交叉于腹际。身体扁平,腰束宽带,小着长裙,裙摆飞扬,左手于腹际执桃形饰物,右手胸前握莲花。

三圣堂为北朝时期典型的三壁三龛式窟形,三壁开龛,龛楣浮塑双龙,龛内造一佛二协侍菩萨,主佛和过去七佛长颈削肩,飞天束攒天高髻,裙摆似羽尾状飘起,身肢修长,空中飞舞,典型的“秀骨清像”风格。南朝梁武帝天监四年正月(北魏正始二年,公元505年),驻守汉中的司马道迁降于北魏,魏遣尚书邢峦为镇西将军,都督征梁汉诸军事,其统军王足将兵入剑阁,所至皆捷,梁州十四郡,地东西七百里,南北千里,皆入于魏,北魏于此置西益州。此后三十年里,先后有北魏大将傅竖眼、皇室元法僧等人在此担任益州刺史。他们在此驻守的同时也带来了北魏皇室在云冈、龙门开凿石窟的传统和崇佛的风气。加之南北朝时期,金牛道开始逐渐改走嘉陵江而行,千佛崖位于嘉陵江东岸,有适合开凿石窟的大块崖壁,因此千佛崖的第一座寺院柏堂寺开始建成,开窟造像也就逐渐兴盛起来。

千佛崖现存龛窟多为唐代遗迹,而且主要集中在武周、中宗、睿宗和玄宗时期,是千佛崖造像的高峰期,也是千佛崖石窟艺术精华之所在。特别是武则天对佛教的利用和推崇,推动了千佛崖造像高峰的到来。天授元年(公元690年),“东魏国寺僧法明等撰《大云经》四卷,表上之,言太后乃弥勒佛下生,当代唐为阎浮提主,制颁于天下”。武则天自称弥勒佛下世,当代唐为天下主,并派高僧赴全国各州宣讲《大云经》,建大云寺,造弥勒像。

莲花洞正壁造像全景

莲花洞指日月瑞像、地藏菩萨造像

莲花洞北壁大龛

莲花洞南壁大龛

莲花洞北壁大龛主佛

莲花洞南壁大龛主佛

莲花洞正壁大龛右侧菩萨

莲花洞正壁大龛左侧菩萨

莲花洞-9号龛日月瑞像

北壁大龛胁侍菩萨


莲花洞窟顶浮雕双层莲瓣

莲花洞开凿于武周朝时期(公元690~697年),位于千佛崖中段底层,因窟顶浮雕双层莲花而得名,敞口,三壁环坛,南壁、北壁和正壁分别开三大龛,每龛造一佛二菩萨三尊像,组成过去世阿弥陀佛、现在世释迦牟尼佛和未来世弥勒佛的三世佛造像组合。不同于石窟中常见的三世佛位置的排列,此窟中代表武则天化身的弥勒佛居中而坐,这应是当时的官员为献媚女皇而开凿的政治献礼工程。

牟尼阁

牟尼阁(744号),开凿于初唐时期,位于千佛崖南段下层,与睡佛龛毗邻,龛楣上有清人题“牟尼阁”三字。牟尼阁采取富有立体感的镂空背屏雕刻,窟内设长方形坛,坛上设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七尊像,二力士脚侧雕二蹲狮。像后镂空透雕双树直达窟顶,其间浮雕人形化天龙八部护法像和二供养天人,南北壁窄坛上雕刻出佛的十大弟子。主佛结跏趺坐于仰莲圆座上,座基上、下转角处雕象头,紧贴座前正面雕圆形博山炉,博山正中凿一小龛,中雕一小禅定坐佛。主佛头悬华盖,盖顶饰牟尼宝珠,身光折至华盖底部,左手反置膝上,托宝珠,右手残,造像健壮。二弟子立于副莲座上,坐下部饰兽嘴吐出的缠枝莲茎。左弟子,老者形,雕出锁骨,左手横置腹前,伸拇、食、中三指,余二指握念珠,右手下放体侧;右弟子双手相叠于胸前捧方箧。二菩萨头残,宝缯、发辫披肩,袒上身,略显胸肌,斜披络腋,饰项圈、臂钏、手镯,身姿婀娜秀美。二力士残,立于山岩座上,裸上身,雕出胸肌、乳头,下着短裙,帔帛绕臂垂体侧。

牟尼阁中心造像

牟尼阁佛座、博山炉

牟尼阁南壁弟子像

牟尼阁天龙八部阿修罗神

牟尼阁天龙八部之龙神

睡佛龛

睡佛龛(746号),开凿于高宗末年至武周时期。窟门上方有清代“道光十九年孟夏日”题“睡佛龛”三字。窟高220、宽326、深293厘米,坛高51、长168、宽95厘米。敞口方形平顶窟,前壁原凿窟门,现已毁,窟中设坛,坛上造释迦涅槃像,周围弟子围绕,双龙缠绕的娑罗树直达窟顶,表现释迦牟尼佛涅槃时的场景。龛壁连续雕刻出善贤证果、为母说法、诸天供养、众人举棺、金棺自焚等佛祖涅槃的经变故事,题材丰富。


睡佛龛涅槃经变故事—善贤证果


睡佛龛全景

睡佛龛娑罗树及龙神

睡佛龛涅槃经变故事之人天供养

睡佛龛涅槃经变故事之众人举棺

睡佛龛涅槃经变故事之金棺自焚

菩提瑞像窟

菩提瑞像窟(366号)由利州刺史毕重华开凿于睿宗景云、延和年间(公元710-712年),敞口方形平顶窟,窟中央设长方形佛坛,坛上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五尊像,佛坛左右侧各雕一力士,坛前面雕二供养菩萨,窟内三壁高浮雕弟子十二身,北壁窟口雕唐碑一方,南壁窟口雕伎乐一组五身。主尊菩提瑞像结跏趺坐于二地神托持的束腰方座上,头戴高宝冠,颈饰七宝项圈,袒右肩袈裟,左手置腹前,右手抚膝下垂,施降魔印。身后有大背屏,上雕六拏具,窟顶雕菩提双树,双树间有雷神、电神和风神以及二飞天围绕。该窟采用镂空透雕技法,使造像立体感增强。

菩提瑞像窟中心坛造像

长按关注:[佛像雕塑艺术]

© 版权声明